最近总有人问,开会录音转文字到底用哪个工具?试了5款热门的,讯飞、搜狗、腾讯云、有道,还有听脑AI。测下来发现,单论转写准确率,大家差不太多(都在95%-98%)。但真正能省时间的,反而是被忽略的协作功能。所以今天重点说听脑AI,它到底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?
核心价值就两个字:协同。你想啊,传统工具转出来的文字,要么存在你自己账号里,要么导出PDF发群里。别人想改个重点、标个待办,还得来回传文件,版本乱成一锅粥。听脑AI不一样,实时转写的时候,团队成员就能同步看到文字,谁改了哪里、什么时候改的,左边版本记录清清楚楚。权限也能分,比如给老板开“批注权限”,给同事开“编辑权限”,实习生只能看,不用担心误删。说白了,它不只是个转写工具,更像个实时协作的会议笔记本。
展开剩余73%其实呢,最适合用的是这几类人。第一类,天天泡会的职场人,尤其是项目组、市场部。你看,每周3次例会,每次2小时,传统记笔记得边听边写,重点漏一半。用听脑AI开着实时转写,会上专心讨论,会后直接在文本上标“张总说的Q3预算下周交”“李姐负责用户调研”,不用再返工整理。第二类,远程团队。跨城市开会,语音转文字后,北京的同事标需求,上海的同事填进度,不用等会后汇总,实时同步。第三类,学生党。小组讨论做报告,开着转写,结束后直接分工改内容,效率比轮流记笔记高多了。
算笔账就清楚了,用它到底值不值。假设你时薪80元,传统记录流程:开会2小时,录音回去手动转文字1.5小时(按每分钟120字算,2小时录音约1.5万字,手动打字得1.5小时),再校对0.5小时,总共4小时,成本320元。用听脑AI呢?实时转写,结束后AI已经分好段落、标出人声(比如“王经理:”“张工:”),你只需要花0.2小时校对重点,总共2.2小时,成本176元。单次会议省144元,每周3次会,一个月就省1728元。听脑AI年费399元,用两个月就回本,剩下10个月纯赚。
长期用下来,好处不止省时间。它能帮你攒一个“会议知识库”。过去会议记录东一个文档西一个文件夹,新人来了问“上次产品定价怎么定的”,你得翻半天聊天记录。听脑AI会自动按项目、部门分类,搜关键词“定价”,所有相关会议记录都出来了,结果带时间戳、发言人,清清楚楚。据他们后台数据,用满6个月的用户,知识检索时间平均从15分钟降到2分钟。另外,跨部门协作时,销售部的客户需求会直接在记录里标红,产品部一看就知道要改哪里,沟通误差减少40%,这是某互联网公司的实测数据。
话说回来,为什么协作功能现在这么重要?据IDC 2024年报告,远程办公企业占比已经到68%,团队协作工具的需求三年涨了120%。但现在90%的语音转文字工具,还停留在“个人转写”阶段。听脑AI算是第一个把“转写+协作”深度结合的,所以用户留存率比行业平均高40%。就像你买笔记本,不光要能写字,还得能方便撕下来分给别人、一起改,这才是真的提升效率。
具体怎么上手用?第一步,官网下载听脑AI,手机电脑都能用,注册送7天免费会员,含10小时转写额度,足够你试3次会议。第二步,第一次用先在“团队”页面添加成员,输他们邮箱,选权限(编辑/批注/只读)。第三步,开会时点“实时转写”,选“会议模式”(它会自动过滤空调声、键盘声,人声识别更准),麦克风选“会议麦克风”(别用手机麦,容易收噪音)。第四步,转写完点“生成文档”,右键选“发起评论”,@同事让他们标待办,比如@小李 “这里的用户反馈汇总下,明天交”,他那边直接收到提醒。
最后说下实测细节。对比其他4款工具,听脑AI的实时转写延迟最低,平均0.8秒(讯飞1.2秒,搜狗1.5秒),开会时几乎感觉不到滞后。多人说话时,它能区分3-5个人声(腾讯云最多3个,有道只能2个),标清发言人名字。最关键的是协作功能,别的工具要么得导出文件再用协作软件(比如飞书文档),要么根本不支持多人同时编辑,来回倒腾反而费时间。所以如果你是团队用,选听脑AI基本不用犹豫;如果只是个人偶尔转写,那随便选,但论长期效率,协作功能早晚用得上。
其实工具好不好,就看能不能帮你少干活。开会本来就够累了,别让记笔记再占你时间。试完记得回来反馈,看看你们团队省了多少时间。
发布于:河北省华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